隻身在外,不可避免地(?)接觸到很多中國的人事物。
雖然分屬不同政治實體,對岸青少年的用語卻很受台灣影響,有些詞甚至是從台語借過去的。
看對岸的部落格時,感受尤其明顯,因為不時會跑出台式中文,真是令人十分驚嘆文字的影響力。
ps. 這裡的『台式中文』,是我自己取的,有時台灣人不見得就會這麼用,但是若看到這樣的用法,就會知道這是從台語衍生的。
有在念語言學的網友,還請多多指點
最近正在考試倒數計時中,所以先欠著,回頭再補實例以茲證明。
雖然分屬不同政治實體,對岸青少年的用語卻很受台灣影響,有些詞甚至是從台語借過去的。
看對岸的部落格時,感受尤其明顯,因為不時會跑出台式中文,真是令人十分驚嘆文字的影響力。
ps. 這裡的『台式中文』,是我自己取的,有時台灣人不見得就會這麼用,但是若看到這樣的用法,就會知道這是從台語衍生的。
有在念語言學的網友,還請多多指點
最近正在考試倒數計時中,所以先欠著,回頭再補實例以茲證明。
(以下實例完全出自中國網路)
實例一:沙發~是偶滴! 或:偶搶到板凳啦! 或:偶稀飯!(我喜歡)
解析:『沙發』在網路世界裡,指佔到第一個留言的位置,『板凳』指第二個以後的留言位置。
這裡的『偶』,是的,正是台灣國語。
『稀飯』?別問我,反正我不會這樣用!
實例二:請大家多多包涵哈 或:偶麼就沒看出來哈
解析:這裡的『哈』想來應當是語助詞,跟台語一樣。這個很難解釋,有興趣的人跟我登記,我當面用台語示範。
實例三:偶們素最強滴! 或 偶八素故意滴...
解析:這裡的『素』,乃台灣國語之『是』也。『八素』(或做8素etc.)者,『不是』也。
實例四:靠,今天偶真倒楣
解析:『靠』者,不用解析,此乃純正台語,哭也。
有趣的是,我問了一兩個中國人,『靠』用得挺順的,卻不知該詞從何而來,對我來說,從操著京片子的人口中聽到「靠!你奶奶我......」也算是一種異國情調~~
總之,這是目前感受比較深的,改天再寫一篇用詞差異,這就真是天差地別了。
全站熱搜